暑假结束了,群里有朋友发出这样的感慨:现在的孩子,都是碎钞机,太烧钱了。
这句话很快引起了共鸣,几个为人父母的朋友纷纷晒出了账单,少则几千,多的有两万。
这些钱大多花在培训班、补习班,还有夏令营(费用较高)等等。出去旅游的费用,并没有算在内。
有意思的是,他们均声称自己很克制了,有些父母更恐怖,将孩子的整个暑期安排得满满当当。
曾看过一组数据,是某集团发布的一份全球教育支出报告,我们位列第六名。
可以说,在教育这一块,在对孩子的投资方面,我们这些父母是绝对舍得下血本的。
且不说斥巨资买学区房了,单从这暑期培训班就可以看出来,很多家长恨不得用钱砸出一个「全能王」出来。
这种教育的背后是什么呢?
当然是父母对孩子的爱,但这不是我想说的重点。
我真正想说的是,这背后其实是父母的焦虑,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担心日后没有竞争力,过不好这一生。
身边一朋友,孩子目前读小学四年级,他已经在张罗着买房子了,为日后能读一个好的中学做准备,因为目前这套房子所属的中学并不是很好。
这就是绝大多数父母的状态,拼尽全力给孩子提供一个优质的环境。
以至于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声音:如今的教育,拼的就是父母,父母能为孩子提供的环境越优质,孩子往往就越优秀。
从比例上来看,确实如此。
但父母为孩子提供的这个「环境」,其实另有深意,并不仅仅是提供一所名校,报各种培训班这么简单。
父母的言行举止,生活方式,处世方式,思维模式,这些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环境。
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:
如果父母不够自律,那么真的很难养出一个出类拔萃的孩子,哪怕砸再多钱,也于事无补。
01
父母不自律,孩子很难自觉
曾看过这样一段对话:
一位妈妈向教育专家请教,我的孩子不喜欢学习,怎么办?
专家反问道:你复印过文件吧,如果复印件上有错字,你是改复印件还是修改原件?
很显然,父母就是孩子的原件,父母怎么样,孩子就会怎么样。
作家鲍德温有句话是这么说的: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,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。
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
很多父母吐槽孩子不听话,不自觉,整天就知道玩手机,玩电脑,家里买了那么多书也不看,不爱学习。
但你如果看看他们的日常就不难理解,为什么孩子会这样了。
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如此,下班了就往沙发上一躺,抱着手机玩,或者看电视,有些人还爬上了麻将桌,走进了棋牌室。
孩子会怎么想呢?
你自己都不看书,总是打麻将,凭什么要我看书;你也玩手机,凭什么我不能玩...
这就是孩子的逻辑,我们都曾是孩子,想必你是能理解这种心理的。
今年高考成绩公布后,一大波别人家的孩子被刷屏,其中就有知名度很高的诗词才女武亦姝。
在《诗词大会》舞台上一举夺魁的武亦姝,高考成绩为613分,上海高考满分为660分,最终被清华大学录取。
武亦姝为什么可以这么优秀?是如何炼成的呢?
她的妈妈说,天才是不存在的,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,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,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。
武亦姝如此优秀的因,就在于她有一对足够自律的父母。
小时候的武亦姝也很顽劣,不爱学习。
有一次,父母带她去朋友家作客,发现朋友家的孩子特别喜欢看书,一个人在那能津津有味地看很久。
这让武亦姝的父母很受触动,夫妻俩就问朋友孩子是怎么培养的?
得到的回答是:没有刻意培养过。
但凡事总有原因,这孩子的父亲是学者,母亲是作家,家里就是书多,走到哪里,随手就能拿起一本书,全家人的日常就是看书。
回去以后,武亦姝的父母不再去棋牌室,不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,而是开始看书,带着武亦姝一起角色扮演名著情节,改编故事结局。
一家人经常玩「诗词接龙」的游戏,谁输了就要做家务。
据说,武亦姝的爸爸每天四点半手机就关机了,除非很重要的事,否则不会看手机。
这多少有些夸张,但可以肯定的是,其父母很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,并为这个环境的营造做出了很大的改变。
俗话说,龙生龙,凤生凤,老鼠的儿子会打洞。
话糙理不糙。
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入骨子的,足够自律的父母,往往才能养出足够自觉的孩子。
而他们多年的自律和坚持,最终换来的是一个诗词才女、清华学霸的横空出世。
反过来,即使给孩子报再多的补习班,送他去再好的学校,可父母如果不够自律,孩子也很难真正有出息。
某种程度上讲,这样的父母在拖孩子的后腿。
推荐阅读:旗龙网
(正文已结束)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